實驗商店的營運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成果,其中之一就是功能開發的方向;老實說即使在做meepShop 之前有7年的電商經驗,但平台開發產品久了後總會有一些”理想化”,不是說開發的功能沒用,而是同樣時間”有更重要”問題、功能可以做,更加的”命中”需求、更直接能影響商店營收。現在透過實驗商店實際的操作,一些銷售的手感又再回來,也發現很多電商未解決、未提供的功能需求。
接下來介紹的三個功能,就是這段時間因實驗商店蘊育而生,同時已上線、快上線的功能:
1.天眼
簡單來說就是landing page 有蠻大的盲點,整頁那麼長不知道哪一部份有問題,不知道也就無法調整,開會討論轉單成效不好時大多也是瞎猜,model 不適合、顏色不對、文案不聳動、拍照沒質感等,所以我們就做了個追踨方式看每part 的流失率;同時也能直接針對看到哪、點到哪做成FB廣告受眾,投放廣告也能變得更多元,而不是只有到達→加入購物車,中間發生什麼事都不知道。
這功能就不多說因為已經有介紹很多,也透過免費的實戰課程教給了很多店家,這段時間有不少店家操出不錯的成績。
2.自寫超取門市流程
這個其實好像沒什麼人會發現有問題、也沒什麼人討論要優化,可能就是被歸類為靈異事件的問題吧。主要是在做實驗商店初期客服我都會回覆,發現有的客人反應下不了單,因為手機上點”選擇超取門市”會一片空白,一開始我以為是系統有問題,但自己測都能下單成功,同時間也有其他客戶下單,請程式查也查不到有什麼問題,後來我請客人去商店街下單,妙的是居然也說出現一樣的問題,都在選擇超取門市時會空白,最後只能我們自己幫他下單;後來路續有同樣情況的客戶反應雖然不多,但我就在想如果有一個人講、那背後代表至少3~5個人下單失敗不會講,除非你的產品強到必買不可,但在這時代很難。
搞了很久突然不知怎樣就發現很有可能是「in App browser」 的問題;這意思是很多時候消費者是看到廣告點進來的,而廣告多是在FB、IG,當消費者使用手機看到廣告點擊後跳出的瀏覽器,都還是在這些APP 裡面,大多數人以為是開了手機預設的瀏覽器(這之前我也一直以為是這樣),而因為選擇超商的程式很久了一些相容性沒那麼好,加上現今手機品牌眾多、又有不同的瀏覽器,甚至是品牌自行開發瀏覽器、而各自瀏覽器又很多版本,還有手機本身的設定,在一定的情況下消費者點了選擇門市畫面會變成白的,訂單量小是還好、但量大其實就是一筆損失。
另一個想改的原因就是”流程”,很多人都在狂優化購物流程,改一點購物車哪裡能增加多少轉單,但超取選擇門市從開始經過4~6的點選後才能完成,而且過程中是不斷的跳頁……在體驗上真的是不太理想,現在超取物流占訂單比重極高,以實驗商店來說是70%以上的訂單都是使用超取,更加深想要解決這問題。
這時候就是開店平台有價值的地方,我們討論後確認這是能透程式、設計能解決的問題便啓動專案,只是沒想到以為很簡單結果搞了超久,中間過程超多沒想到的問題,這就不多說了…..總之這個功能最近已經上線了,第一次測試使用時,那”手感”真是太爽了,基本上就是點了”選擇門市”在跳出的唯一視窗就全部選擇完畢,不用跳離訂單畫面、不會一直跳出視窗!實驗商店後續的觀察也沒有客人說點選超商會有問題。(感謝UX 團隊一直被我打槍改來改去、程式開發處理了很多鳥問題….)
3.商品指定購買數量 (預計12月底上線)
寫這個功能的原因是我想試看看回購品的市場所以就弄了一款產品,同時也能了解一下操作上會遇到什麼實務上的問題,進而發現一些市場機會;因為選定的產品是食物,很快就發現一個大問題,廠商出貨都是一罐一罐,但在行銷/價格策略的設計上會是:
1)至少買2罐
2)要買2、4、8、12
1的問題還好解決可以用「最小購買數量」、但2的問題就麻煩了,因為不只是等比、還是跳著數量;我們實際入庫也都是用罐的,出貨時看訂單購買的數量才包裝到不同的箱子裡,雖然有想過直接先包好在箱子裡,但很難預估銷售的比例,也就不知道箱子應該要的配比,同時若用包好的後續銷量統計也不方便計算。
研究後發現除了食品外,像一些小零件的商店也有同樣的問題,例如零件是10、20、30….300等比的方式再賣。這個功能用想的好像不難,實際討論才發現好多地方要考慮,使用的方式、呈現的方式、重覆加入的問題等等,在程式端也需要先改動原本的一些邏輯,總之就是雜項很多。目前是後端都差不多完成、前端剩一點,差不多12月底測試通過就能上線了,不過現在很多功能除了測試外,為多確保穩定性特別是較創新的功能,我們會先上在實驗商店上(當白老鼠),用一段時間沒問題再開放給大家。
接著還有3個超強的功能:
當然開發的不只這些,還有3個超強功能在開發中,先暫時不公佈是什麼,因為這幾個真的太難搞光討論spec(文件)來回就快半年了:
- 沒開店平台要解決的問題,但實務上確實很需要,但真的很麻煩超多衝突點和矛盾的部份,流程討論的差不多、但卡在會動到購物車架構、邏輯,目前程式端還在持續討論
- 購物車流程的問題,很怪通路平台都有很好用,但奇怪開店平台都沒有,好笑是我之前怎麼也覺得這是正常的
- 最後一個是目前很少人提供,而功能本身就算是個系統甚至可以變成一個business model,加上想做得很好就變得超龐大…..
這些希望明年第一季能完成,接著就是滿滿的會議地獄等著…..
總結:
通常平台開發都是基於:
1.用戶需求
2.對未來的view
做為開發方向,但這當中會有一些盲點或說總有點隔靴抓癢的感覺,對內部也有些問題,即使說是用戶的需求、描述客戶的use case,其實也不那麼能說服團隊這樣做是對的,現在有了實驗商店,內部可以直接問實驗商店的團隊,第一手的了解又能反覆詢問問出隱藏的需求,整體來說相較過往,比較能重疊商店的需求/感受、同時能更深入問題核心及延伸需求、也更能判斷出需求的急迫性、在UX使用者體驗上則更能貼近工作現場/使用情境,畢竟系統我們自己每天都在用。
對我來說再次站上賣家的角色,也比以前多出很多新的靈感,透過系統的協助有很多方式能在這個激烈的電商環境中突圍,現在也路續表現在功能裡;但不管怎麼開發總還是有一堆的功能需求等著我們,所以因應不斷開發的需求,我們明年2020年的計劃,除了規劃讓店家更具競爭力的功能外,核心會把程式基底做全面的優化,除了能在未來加速開發的速度,同時為接下來5年的大計劃做準備。
這樣的決定其實很困難,因為代表資源的投入沒辦法優先以成長為目標、無法有效的增加用戶數、市場占有率、收入,這都會讓營運有很大壓力;但幾番思考後,產品還是最重要的,加上開發端對高品質的追求(不是能用、不會有bug 就好),那就繼續以開發為首要目標吧!
想接收更多電商資訊、創業小捌步、密技>>立即訂閱Line@ 搜尋@mrjk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