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現在還能不能做電商?」這個問題在我17年的電商人生,每年都會有人問;很快下一個結論,如果一定需要做生意,不論是為了賺錢、圓一個夢,那電商還是我心中的第一選擇;做生意不是實體就是電商,不論哪一個都不會突然就消失,即然要選我當然選一個不受地理限制、全天候24小時的通路。
在做實驗商店的時期是電商紅利消失的時間點,2018年大部份電商賣家都說”電商現在很難做”,廣告ROAS 10的神話不在、FB觸擊率下滑到不知還有沒有需要做粉絲團,但我們還是能做起來。現在2023年,要我再做一個電商品牌把它做起來,我還是認為可以做到,因為做生意的本質是一樣的;了解TA目標客戶、市場、需求、定價、利潤,不同的只有科技帶來人行為的改變,依照時空背景運用相對應的工具、技術與資源。
這裡先簡述一下「實驗商店」,也更新最近的情況,實驗商店是我2018年做的一個創業項目,第一年時間做到4,700萬、第二年6,700萬,但因為賺到的錢全都投入了一個大坑(接下來有機會好好分享),所以沒有資金做成長;然後成立不到兩年時間又從選品店轉成品牌,主要原因是一直選品很累、實際上也沒那麼多好的東西,轉做品牌相對也拉高了經營的難度,可以算是歸零開始。2020年又遇到疫情,我們實驗商店是髮品相關,大家不出門就不會用到;所以後面幾年的營收差不多都在5,000萬上下,2022年下半疫情算是到一個段落,那個大坑要補的錢也慢慢減少,我評估實驗商店有蠻大的成長空間,決定開始認真的經營;2023年第一個月就做到近1,000萬,目標年營收1億。
所以電商能不能做,我想有一句話很適合:
「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,其次是現在。」
準確來說「現在到底還能不能做電商?」,這個問題其實是在問「現在電商怎麼做才能做得好?」,那麼現在的電商環境要怎麼做呢?我從不同的角色,做了一點分析。
身為官網老闆的你
雖然我自己做網路開店平台,但不代表我認為就完全不要做通路,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要腳踏兩條船(只有在生意上XD),只不過需要認真經營電商官網/官方購物網站,因為這才是電商的”家”,是長期、可控、可累積的;實驗商店一直沒有做蝦皮的通路,主要原因只是單純的”我很懶”,多一個通路對我來說就是多一個麻煩。
不過因為疫情對我們的品項影響真的太大,時間又一直拉長,我們又只有做官網唯一的通路,所以2022年5月掉到了200多萬,都要賠錢了沒辨法就必需運用通路,所以實驗商店5月開始進蝦皮。
因為蝦皮和當初奇摩拍賣很像,這樣的生態算是熟悉,團隊自己研究就有些成績,然後我給一些方向,蝦皮第一個月營收8萬,大約4個月的時間就到單月100萬,目前一個月差不多200多萬。只要做過電商官網要做蝦皮真的蠻容易,出價次數只要起來、對的關鍵字、有質感的圖片,其實能優化的項目不多,廣告方面也比FB、google 簡單太多,我們也沒有搞什麼刷評價,那時有了解一下原來有這種操作,但我認為蝦皮刷評價風險太高,還是自己慢慢累積比較安心。
電商通路就是多一個地方帶新客,在營運上也不會有那麼大的壓力,像官網生意一不好就要找問題、找到問題調整都需要時間,有時候問題都是之前所累積的,不能短時間解決,這時多個一個電商通路能帶來相對穩定的營收就很重要。
身為蝦皮賣家的你
如果一開始從蝦皮起家,蝦皮這一年多來不斷調整訂單抽%,基本上多數賣家會吃不消,主要是蝦皮的經營很少有品牌思維,還有缺乏完整的損益概念,定售價時沒有把一些費用計算進去,像人事成本、各種稅金等。另外則是行銷費用,在蝦皮廣告相對便宜,甚至不下廣告只有出價次數就有流量,但到了官網行銷是多元的,不單投放廣告的預算會增加,為了引流還需要做blog 文章、KOL 網紅行銷、甚至是團主的合作分潤等。若把這些成本都算進去,售價也必需有所調整。
要是幾年前你說做生意、做電商要我選,我一定會選蝦皮,因為相對輕鬆要學的東西少很多,但以這個時期,蝦皮已經過了能輕鬆做起來的時機,除非有很多經驗,產品也有一定差異化。從蝦皮要轉做官網確實很多思維要改變,要學的東西也更多、更雜,但現在的問題不是要不要做,而是不能不做了。
前面有提到,蝦皮之所以不能當成”家”,主要有三個核心的原因:
1.被比價
我們實驗商店的產品還好因為不會有一樣的,但多數賣家的東西貨源都差不多,又因為量不大不能談代理或包銷,相同和類似的商品全都放到蝦皮上很容易互打,蝦皮的機制又會自動推薦一樣但又更便宜的,所以很常買了廣告導到自己的商店,下面卻有同樣或類似商品,結果最後是花錢幫別人導流,在這樣的環境和機制下就會走向削價競爭,也是我當初在2011年離開奇摩拍賣做自己官網最大的原因。
2.無法累積電商資產
在通路平台不論你做多久數據始終都不是你的,包括像會員、銷售、營運等,也就是說電商做了五、六年,但沒有真正累積電商的資產,如果蝦皮把帳號封了營收就直接歸零。
3.抽%不斷變高
基本上在通路平台就是把生殺大權交給平台,它要漲交易費抽成就漲、要漲活動費就漲、要多什麼新的名目收費也都隨他們,每增加1%的抽成在經營上就需要調整,不論提高售價、或降低成本,這種調整不是一瞬間能改完的,需要時間去優化和改變,但拍賣平台通路的抽%卻是瞬間的,在營運上都會變成不可測的風險。
到不是說用開店平台就不會漲價或調抽%,但因為開店平台間的競爭關係,不像蝦皮是獨大(以小型創業都來說),開店平台間保持一個很微妙的狀態,即使是市場第一的平台也不代表賣家一定要使用,而且開店平台發展到現在也相對成熟,不太會有哪個平台現在敢持續、連續的漲價,像我們十年來都沒漲過價。
現在看蝦皮的變化,就和當初奇摩拍賣一模一樣,真的是歷史重現很有感,不同的是我認為蝦皮不會像奇摩拍賣一樣掉下來,因為它算是建立起自己的生態圈,蝦皮店到店優惠、各總用支付綁在蝦皮上,消費者也被每個月的蝦皮活動制約。
不過我覺得蝦皮比當初的奇摩拍賣狠,同事和我說如果在聊聊,放上外連網址就會被關帳號,哇!我印像中以前奇摩好像沒這樣恐怖,被關帳號可能比前面三個原因還嚴重,這代表生意是掌握在一個未知的事情上。
所以很多蝦皮賣家處於兩極,一種知道不能被蝦皮綁,毅然決然的就弄了一個自己的官網,多開幾個蝦皮帳號做被關帳號的保險,也做好營收波動的準備;另一種雖然知道不能被蝦皮綁,但又不敢冒然弄自己的官網,只能做一天算一天。
要不是我們實驗商店主力還是在官網,如果單純經營蝦皮真的很像被綁架。說真的,愈早開始佈局自己的官網愈有時間、空間去慢慢學,愈晚開始就必需更快把官網做起來,壓力相對大。做官網在心態上,我認為不要一開始就要求官網帶來很大營收,而是先學會官網的操作思維,不論在會員的經營、流量的掌握、行銷的操作等,雖然它很雜但一定要投入足夠的時間,擁有了官網的經營思維,生意就能自己掌握。
身為實體商店的你
疫情讓許多實體商店本來認為電商只是”選配”變成了”標配”,尤其是加速了實體餐飲加入電商行列,meepShop 在疫情段期間,協助很多實體商店增加一個營收來源,像春水堂也在疫情期間加入電商,線上販售茶點。
實體商店切入電商,特別在餐飲來說其實沒那麼容易,主要不是每個產品品項都能在電商的通路上賣,也需考慮消費者的使用情境做設計,另外還要轉換成能運送的商品;若是像服飾、3C等,在轉換上相對容易,需要克服的就是電商的”雜”。可以換個角度想,電商雖然麻煩,但好處是電商通路打通了,就是全國、而且24小時,在睡覺的時間也能賺錢,還不用擔心下雨天生意不好;電商是另一種生態能吸引到不同的消費族群,懶得出門逛街的、不想和店家喊價、住得偏遠一點的;電商也有一堆節慶行銷能玩,1111、1212 最後變成每月的double day,都是實體店面不易做到的。
雖然有實體商店在電商做得不錯,但我也看到很多老闆,後續沒有投入足夠心力去經營電商,主要電商是一個相對繁雜的生意,若初期沒有在電商很快看到成績,重心就會慢慢又回到原本實體上。所以2022年時,我就在想有沒有什麼能讓電商創業新手但卻有實體熟客的餐飲,做電商能快一點看到成績、同時能解決為流量所苦的電商賣家,於是在2022年底開發了一個獨家的功能「湊湊團」,能在同樣的行銷資源下,放大整體的營運成效。
身為電商創業新手的你
這部份就簡單了,如果完全沒有電商創業經驗、資金都不多,建議先在蝦皮上練功,進貨、出貨、拍照、客服、文案,下一些廣告了解關鍵字等,有了一定的經驗、有一些營收,就可以開始做官網;我有一個朋友在蝦皮上賣水晶,一段時間開始有了成績就準備做官網,主要也是看到只做蝦皮單一通路的未來。
電商真正好吔!
我一直都很感恩能活在這個網路時代,讓我能在早期的奇摩拍賣用幾千元白手起家,賺到理想中的錢;要不然傳統創業就是從擺攤慢慢累積資本,等幾年後存個百萬元來再開店,開店一個月能做個幾十萬就算不錯。而現在電商創業只要操作方向對,大部份幾個月時間就能做到十幾萬先養活自己、一年時間單月能做到百萬的人不算少數。主要原因是電商面對的是全台灣,不會有地點限制、時間限制,所以它的成長速度相對迅速,在網路上能運用的資源、工具也比較多,無論是要用社群慢慢累積客戶,或是以內容累積價值,要分析客戶、流量來源也都有相對應的工具。
電商另一個我覺得很棒的地方就是能滅少”重覆”,以前做菜市場,每天都要做重覆的事,打攤、下貨、收攤,和客人的話術講了一遍又一遍;而電商把東西建置好,就可以專注在思考怎麼調整產品、行銷操作、創造價值等,像文案認真的寫一次就能給10,000個客人看;現在還有第三方倉儲可以協助入倉、出貨;只要經營的方向正確電商會愈來愈輕鬆,像我現在經營實驗商店一天花不到3小時,多數時間都在弄meepShop;當然這需要時間累積經驗。
所以說,即使現在電商環境相對成熟,只要用對方式,我認為電商還是創業最好的選擇。
延伸閱讀: 想知道網路開店需要哪些準備,可參考這篇「進入電商與網路開店準備清單」,或直接與開店顧問一對一討論)
想接收更多電商資訊、創業小捌步、密技>>立即訂閱Line@ 搜尋@mrjkme